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谢志刚, 秦海青, 刘心宇, 王进保, 蒋剑峰
    2011, 0(3): 1-5,64.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谢志刚, 秦海青, 刘心宇, 王进保, 蒋剑峰. 金刚石制品用FeCoCu预合金粉末的制备及应用研究[J]. 材料工程, 2011, 0(3): 1-5,64.
    XIE Zhi-gang, QIN Hai-qing, LIU Xin-yu, WANG Jin-bao, JIANG Jian-feng. 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Prealloyed Powder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Diamond Tools[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 0(3): 1-5,64.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金刚石制品用FeCoCu预合金粉末,研究了共沉淀反应溶液的浓度、反应温度与还原温度、时间对粉末收得率与粒度的影响,并对其使用性能进行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法可以制备出良好的预合金化粉末,随着混合金属盐溶液与沉淀剂溶液的浓度的增大,预合金粉末的粒度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同时收得率也随之缓慢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粉末的粒度与收得率均呈增大趋势;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和还原时间的延长,粉末的含氧量逐渐降低,而粉末的粒度却逐渐增大。在850℃下烧结的预合金粉末烧结块体具有较高的弯曲强度和硬度,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致密度。FeCoCu合金粉末过渡层的焊接强度完全达到并超过BSEn13236-2001安全标准。与国外某公司过渡层相比,FeCoCu合金粉末过渡层具有更高的焊接强度以及更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论文
    马旭梁, 李莉, 朱成武, 王香, 郑玉峰
    2011, 0(3): 6-10,59.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马旭梁, 李莉, 朱成武, 王香, 郑玉峰. 多孔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及性能[J]. 材料工程, 2011, 0(3): 6-10,59.
    MA Xu-liang, LI Li, ZHU Cheng-wu, WANG Xiang, ZHENG Yu-feng. Property and Preparation of Porous NiTi Shape Memory Alloy[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 0(3): 6-10,59.

    采用球磨后的NiTi合金粉末为原料,添加尿素作为造孔剂,利用粉末烧结法制备多孔NiTi形状记忆合金。研究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预成型压力等条件对制备的多孔NiTi合金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Ni粉和Ti粉近等原子比混合烧结方法,此方法制备的多孔NiTi合金的相组成更加纯净。且随烧结温度升高,多孔NiTi合金的孔隙尺寸逐渐增大,孔隙分布趋于均匀,抗压强度增加。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孔径减小,液化现象明显,强度增加。在预成型压力的变化过程中存在最优值,选取最优值可获得组织特性较好的多孔合金制品。并最终确定在添加70%造孔剂时,预成型压力为150MPa,1050℃保温5h条件下可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多孔NiTi合金。
  • 论文
    熊自柳, 蔡庆伍, 江海涛, 唐荻
    2011, 0(3): 11-15.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熊自柳, 蔡庆伍, 江海涛, 唐荻. TRIP钢中奥氏体的力学稳定性研究[J]. 材料工程, 2011, 0(3): 11-15.
    XIONG Zi-liu, CAI Qing-wu, JIANG Hai-tao, TANG Di. Research on Mechanical Stability of Austenite in TRIP Steels[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 0(3): 11-15.

    采用分阶段拉伸、XRD、EBSD、SEM、TEM等实验手段,研究了TRIP钢奥氏体的力学稳定性。结果表明:拉伸变形初期奥氏体转变较快,拉伸变形后期奥氏体转变较慢;奥氏体的含碳量不同,在相同的拉伸变形阶段奥氏体转化率的增加速率不同;处于铁素体、贝氏体晶界或者相界面1μm以上大颗粒奥氏体几乎在变形初期就全部发生相变,而晶粒小于1μm的残余奥氏体在变形后期发生相变,缓解相界面局部应力集中对TRIP效应有较大贡献;铁素体晶粒内部奥氏体力学稳定性较好不易发生相变,少量较大的颗粒拉伸后会形成M-A岛。
  • 工艺
  • 工艺
    赵宏生, 郭子斌, 李自强, 张凯红
    2011, 0(3): 16-19,90.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赵宏生, 郭子斌, 李自强, 张凯红. 氮掺杂TiO2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J]. 材料工程, 2011, 0(3): 16-19,90.
    ZHAO Hong-sheng, GUO Zi-bin, LI Zi-qiang, ZHANG Kai-hong. Preparation and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Nitrogen-doped Nano-TiO2 Powders[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 0(3): 16-19,90.

    以钛酸四丁酯和尿素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凝胶前驱体,干燥后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得到氮掺杂TiO2纳米粉体;以XRD,XPS,UV-Vis DRS等方法对氮掺杂TiO2纳米粉体的晶相、成分和光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氮元素在TiO2晶格中主要以间隙掺杂形式存在,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TiO2粉体中氮的掺杂量逐渐减少。与纯TiO2纳米粉体相比,氮掺杂样品的吸收边均发生明显红移,最大吸收边达到700nm。亚甲基蓝在可见光下的降解实验表明,氮掺杂产物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 工艺
    刘劲松, 王祺, 肖寒, 张士宏
    2011, 0(3): 20-23.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刘劲松, 王祺, 肖寒, 张士宏. AZ31镁合金型材温热弯曲实验研究[J]. 材料工程, 2011, 0(3): 20-23.
    LIU Jin-song, WANG Qi, XIAO Han, ZHANG Shi-hong. Experiments Research on Warm Bending of the AZ31 Magnesium Alloy Profiles[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 0(3): 20-23.

    采用自制弯曲装置进行了AZ31镁合金型材弯曲成形实验,研究了型材成形温度和型材弯曲角度对镁合金型材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温热弯曲工艺可以成形出AZ31镁合金型材弯曲件;弯曲后的型材外缘筋部厚度值减小,其余筋部厚度值均增大;在相同的弯曲角度和模具预热温度条件下,随着坯料温度的升高型材回弹角度减小。AZ31镁合金型材的断裂方式受温度升高的影响有韧-脆性断裂向韧性断裂方式转变的趋势。
  • 工艺
    翟永清, 王欣, 冯仕华, 刘毅兰, 游志江
    2011, 0(3): 24-27.
    摘要 PDF全文 ( ) HTML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翟永清, 王欣, 冯仕华, 刘毅兰, 游志江. 白光LED用新型红色荧光粉Li2SrSiO4:Eu3+的合成及性质[J]. 材料工程, 2011, 0(3): 24-27.
    ZHAI Yong-qing, WANG Xin, FENG Shi-hua, LIU Yi-lan, YOU Zhi-jiang.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Novel Red-emitting Phosphor Li2SrSiO4:Eu3+ for White LED[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 0(3): 24-27.

    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了新型红色荧光粉Li2SrSiO4:Eu3+,用红外分光光度计、X射线粉末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研究了该荧光粉的形成过程、结构及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凝胶燃烧所得前驱物在700℃焙烧3h即得目标产物Li2SrSiO4:Eu3+,其晶体结构属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3121,晶胞参数:a=0.5012nm,c=1.2360nm;激发光谱为一宽带,最大激发峰位于396nm处;最强的发射峰位于618nm处,是典型的Eu3+5D07F2跃迁导致的;当Eu3+掺杂摩尔分数x在0.04~0.24的范围内时,随Eu3+浓度的增加,发光强度逐渐增强,无浓度猝灭现象发生。由于该荧光粉能够有效吸收396nm附近的近紫外光,因此适合做350~410nm InGaN管芯激发的白光发光二极管用高亮度红色荧光粉。
  • 工艺
    庞晋山, 张海燕, 吴其光, 林锦, 徐卓文, 涂文英
    2011, 0(3): 28-31,35.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庞晋山, 张海燕, 吴其光, 林锦, 徐卓文, 涂文英. 化学处理法制备碳包铜导热纳米流体及其性能表征[J]. 材料工程, 2011, 0(3): 28-31,35.
    PANG Jin-shan, ZHANG Hai-yan, WU Qi-guang, LIN Jin, XU Zhuo-wen, TU Wen-ying.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arbon-encapsulated Copper-water Nanofluid by Chemical Treatment Method[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 0(3): 28-31,35.

    氩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碳包铜纳米粒子,采用双氧水化学处理和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两种方法制备碳包铜-水纳米流体,探讨了不同分散方法对碳包铜纳米流体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化学处理碳包铜纳米粒子制备水介质分散体系具有比添加分散剂制备分散体系更高的导热性能。采用化学处理法,添加质量分数为2.0%的碳包铜-水纳米流体导热率可提高60%。
  • 工艺
    黄姝珂, 周丹晨, 李昌安, 李敬民, 刘宝
    2011, 0(3): 32-35.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黄姝珂, 周丹晨, 李昌安, 李敬民, 刘宝. 退火处理对V-5Cr-5Ti合金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J]. 材料工程, 2011, 0(3): 32-35.
    HUANG Shu-ke, ZHOU Dan-chen, LI Chang-an, LI Jing-min, LIU Bao. Effect of Annealing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Hardness of V-5Cr-5Ti Alloy[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 0(3): 32-35.

    研究了拉伸变形后V-5Cr-5Ti合金硬度和微观组织随退火温度的变化,并对微量杂质元素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真空炉中进行退火,利用万能实验机和维氏硬度计进行拉伸变形和硬度测试,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相结构,扫描电镜(SEM)和光学显微镜(OM)观察微观组织。研究结果表明,拉伸变形后V-5Cr-5Ti合金的硬度明显增加,在700~1000℃范围内退火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硬度逐渐下降,在900℃和1000℃达到最低值;经过1100℃油冷处理后硬度没有降低反而明显升高,并且部分晶粒出现异常长大,微观组织变得不均匀。
  • 工艺
    王立军, 武会宾, 余伟, 蔡庆伍
    2011, 0(3): 36-39,44.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王立军, 武会宾, 余伟, 蔡庆伍. 直接淬火低碳贝氏体钢的回火组织与力学性能[J]. 材料工程, 2011, 0(3): 36-39,44.
    WANG Li-jun, WU Hui-bin, YU Wei, CAI Qing-wu. Tempering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ow Carbon Bainitic Steel Directly Quenched[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 0(3): 36-39,44.

    利用SEM,TEM等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直接淬火Fe-Mn-Mo-Nb-Ti系低碳贝氏体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80℃回火后钢板具有最佳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805MPa,屈服强度719MPa,延伸率25.8%,-20℃冲击功106J。随回火温度的升高,板条贝氏体回复作用逐渐加强,位错通过运动、合并、重组,使得某些板条之间的小角度晶界逐渐消失,相邻板条合并,组织粗化。620℃回火后板条贝氏体边界模糊不清,位错呈现网状形态,同时发现析出(Nb,Ti)(C,N)复合相,平均尺寸10~20nm。回火后力学性能变化趋势的非单调性,归因于回火过程贝氏体中位错亚结构的回复软化与碳的脱溶及析出第二相的强化机制综合作用。
  • 工艺
    周海涛, 温盛发, 刘克明, 刘志超, 赵仲恺, 李庆波
    2011, 0(3): 40-44.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周海涛, 温盛发, 刘克明, 刘志超, 赵仲恺, 李庆波. 添加银对大变形Cu-14Fe原位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 材料工程, 2011, 0(3): 40-44.
    ZHOU Hai-tao, WEN Sheng-fa, LIU Ke-ming, LIU Zhi-Chao, ZHAO Zhong-kai, LI Qing-bo. Effect of Ag on the Properties of Heavily Deformation Processed Cu-14Fe In situ Composites[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 0(3): 40-44.

    成分为Cu-14Fe合金及Cu-14Fe-0.1Ag合金经熔炼后,经拉拔成变形量为4,6,7,8的线材,随后进行了时间为1h的等温时效,在此基础上测试了合金的拉伸力学性能和电导率,用金相和扫描电子显微分析研究了不同处理态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添加银后,合金的强度和电导率均略有提高,且经合适的等温时效工艺处理后,可获得Cu-14Fe-0.1Ag合金强度与导电率的优化组合。
  • 工艺
    卢琳, 石宇野, 高瑾, 李晓刚
    2011, 0(3): 45-49,54.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卢琳, 石宇野, 高瑾, 李晓刚. 聚乙烯塑料在西沙自然环境中光老化行为研究[J]. 材料工程, 2011, 0(3): 45-49,54.
    LU Lin, SHI Yu-ye, GAO Jin, LI Xiao-gang. Photo Degradation Behavior of Media Density Polythene Under Xisha(Paracel) Islands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 0(3): 45-49,54.

    在西沙大气环境中对中密度聚乙烯(MDPE)进行一年的曝晒实验,以研究其在极端气候环境下的老化特征及规律。运用扫描电镜、分光光度计、拉伸实验等手段对老化前后MDPE的表观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并用红外吸收光谱对其结构变化进行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并提出在西沙环境下聚乙烯材料老化性能的综合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在西沙大气环境中,随曝晒时间增加,MDPE表面色差增加,硬度增加,光泽度减小,同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保留率下降。MDPE老化评价指标Z较好的综合了各个指标的共性,从整体上看西沙地区MDPE的老化行为与时间呈阶梯状增长趋势。
  • 表面工程
  • 表面工程
    王晓荣, 王新洪, 杜宝帅, 王承伟
    2011, 0(3): 50-54.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王晓荣, 王新洪, 杜宝帅, 王承伟. 激光熔覆Fe-Ti-V-Cr-C合金涂层的微观组织和性能[J]. 材料工程, 2011, 0(3): 50-54.
    WANG Xiao-rong, WANG Xin-hong, DU Bao-shuai, WANG Cheng-wei.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Laser Cladding Fe-Ti-V-Cr-C Alloy Coatings[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 0(3): 50-54.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了Fe-Ti-V-Cr-C合金耐磨涂层。借助光学显微镜、XRD、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以及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铬铁加入量对涂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激光熔覆条件下,钛铁、钒铁、铬铁与石墨通过原位反应生成了稳定的硬质相,呈粒状或花状分布的TiC-VC复合相和断续网状分布的Cr7C3陶瓷相均匀分布于涂层,显著提高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涂层硬度随铬铁加入增多而提高。当铬铁加入为12%(质量分数),涂层组织细密,在相同磨损条件下,其磨损量仅约为母材的1/7。当铬铁加入达到15%时,涂层出现粗大莱氏体组织,易导致涂层开裂。
  • 表面工程
    贾贵西, 李言, 李洪涛, 蒋百灵
    2011, 0(3): 55-59.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贾贵西, 李言, 李洪涛, 蒋百灵. 磁控溅射C靶电流对Cr/C和Cr/C/N复合镀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材料工程, 2011, 0(3): 55-59.
    JIA Gui-xi, LI Yan, LI Hong-tao, JIANG Bai-ling. Effects of C Current on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Magnetron Sputtered Cr/C and Cr/C/N Composite Coatings[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 0(3): 55-59.

    利用控溅射技术,通过改变溅射C靶电流工艺参数,在45#钢上制备出Cr/C和Cr/C/N复合镀层。用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检测镀层的微观组织;用HX-1000型维氏显微硬度计、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POD)、光学显微镜(OM)测试镀层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C靶电流增加,镀层微观结构都变得更加均匀和致密,硬度在变大,韧性在提高,耐磨性明显提高;所获C电流为1.2A的镀层有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Cr/C/N镀层综合力学性能优于Cr/C镀层。
  • 测试与表征
  • 测试与表征
    刘建华, 郝雪龙, 李松梅, 于美
    2011, 0(3): 60-64.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刘建华, 郝雪龙, 李松梅, 于美. 基于灰色理论的高强铝合金应力腐蚀开裂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 材料工程, 2011, 0(3): 60-64.
    LIU Jian-hua, HAO Xue-long, LI Song-mei, YU Mei.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Model Based on Experiment and Gray Theory for High Strength Aluminum Alloy[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 0(3): 60-64.

    采用3.5%NaC1溶液中预制裂纹的方法测试了2124高强铝合金的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长度随时间的变化,获得了裂纹扩展速率随腐蚀时间的变换规律及应力腐蚀断裂韧性界限值,并对断口进行分析。根据裂纹扩展的基本规律,运用灰色理论GM(1,1)模型,依据2124铝合金应力腐蚀开裂裂纹扩展长度的原始数据进行了灰色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裂纹扩展速度随腐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断口呈沿晶断裂,腐蚀产物堆积导致了裂纹的继续扩展,建立的应力腐蚀开裂裂纹预测模型GM(1,1)的MATLAB程序,与实测数据相比,误差较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为减少实验时间、快速、科学评价材料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提供科学依据。
  • 测试与表征
    刘宝, 吴佑实, 张长桥
    2011, 0(3): 65-69.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刘宝, 吴佑实, 张长桥. ZnO纳米棒Al掺杂和Al,N共掺杂的制备技术与光致发光性能[J]. 材料工程, 2011, 0(3): 65-69.
    LIU Bao, WU You-shi, ZHANG Chang-qiao. Preparation and Photo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Al Doped and Al-N Codoped ZnO Nanorods[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 0(3): 65-69.

    采用水热法首先合成了Al掺杂ZnO(AZO)纳米棒,在此基础上通过550℃的氨气氛中退火制备了Al,N共掺杂ZnO(ANZO)纳米棒。运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EDS)和光致发光(PL)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AZO和ANZO纳米棒均为六角纤锌矿结构,掺Al可使ZnO纳米棒的直径变细;该制备技术使Al,N两种元素有效地掺入ZnO纳米棒,而且N元素的掺入量随Al掺杂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室温光致发光(PL)测试结果表明,制得的AZO和ANZO纳米棒在390nm处都有一个强的紫外发光峰,而在468nm处都存在一个很弱的蓝色发光峰。与AZO纳米棒的PL光谱比较,ANZO纳米棒在555nm处的绿色发光峰几乎消失。这些结果说明Al掺杂和Al,N共掺杂ZnO纳米棒对于开发一维纳米光电子器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测试与表征
    张清, 李全安, 井晓天, 张兴渊
    2011, 0(3): 70-72,77.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张清, 李全安, 井晓天, 张兴渊. Sm对Mg-10Y合金组织的细化作用[J]. 材料工程, 2011, 0(3): 70-72,77.
    ZHANG Qing, LI Quan-an, JING Xiao-tian, ZHANG Xing-yuan. Effects of Sm on Microstructure Refinement of Mg-10Y Alloy[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 0(3): 70-72,77.

    Mg24Y5相的细化是进一步提高Mg-10Y合金力学性能的关键。研究了稀土元素Sm对Mg-10Y合金中的Mg24Y5相及其基体组织的细化作用,结果表明:Sm的加入,改善了Mg24Y5相的形貌,促进了细小弥散分布的Mg24Y5颗粒相的形成;同时,Sm的加入,通过固溶作用,进一步细化了基体组织;显微组织的改善导致了合金高温下力学性能的提高。
  • 测试与表征
    张静, 廖骞, 豆雨辰, 何曲波, 罗晓东
    2011, 0(3): 73-77.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张静, 廖骞, 豆雨辰, 何曲波, 罗晓东. ZA73镁合金热变形行为研究[J]. 材料工程, 2011, 0(3): 73-77.
    ZHANG Jing, LIAO Qian, DOU Yu-chen, HE Qu-bo, LUO Xiao-dong. Hot Tensil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ZA73 Magnesium Alloy[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 0(3): 73-77.

    在应变速率为0.001s-1和0.1s-1、温度为150~300℃的条件下,采用热模拟对ZA73镁合金的高温拉伸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显微组织观察和挤压试验,分析确定了适合该合金的热加工工艺。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是影响ZA73合金流变应力和塑性的关键参数,应变速率一定时,流变应力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温度一定时,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加。低应变速率下,温度高于200℃塑性反而降低;高应变速率下,合金的塑性随着温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在250℃时塑性出现反常变化。在200~250℃范围内变形时,铸态枝晶网状组织特征消失,第二相化合物呈颗粒状弥散分布于基体中,尺寸明显细化;300℃变形时,低应变速率下合金组织明显粗大。细小第二相粒子增多和组织粗化导致合金热塑性降低。较高的应变速率和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合金的热变形。在350℃和较高应变速率(约0.1s-1)下,挤压棒材的抗拉强度达355MPa,延伸率仍保持19%,晶粒尺寸细化至3~6μm。
  • 测试与表征
    胥聪敏
    2011, 0(3): 78-81,86.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胥聪敏. X80钢在霍尔果斯水饱和土壤中的短期腐蚀行为研究[J]. 材料工程, 2011, 0(3): 78-81,86.
    XU Cong-min. Study on Short-term Corrosion Behavior of X80 Pipeline Steel in Huo'erguosi Soil with Saturated Water[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 0(3): 78-81,86.

    采用电化学测试、SEM及EDS微观分析等方法,研究了X80管线钢在霍尔果斯水饱和土壤中的短期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霍尔果斯水饱和土壤中,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X80钢腐蚀速率的变化趋势为快速增大→急剧减小→缓慢增大,但腐蚀趋势增加,钢基体表面由以全面腐蚀为主转为以局部为主;腐蚀产物主要由铁的氧化物和铁的硫化物组成;X80钢的耐蚀性及腐蚀形态与各试样表面生成的腐蚀产物膜的完整性和致密性有关。
  • 测试与表征
    段秋琦, 栾庆冬, 刘静, 王晓光, 彭良明
    2011, 0(3): 82-86.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段秋琦, 栾庆冬, 刘静, 王晓光, 彭良明. 合金化对定向凝固Ti-Al-Nb合金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 材料工程, 2011, 0(3): 82-86.
    DUAN Qiu-qi, LUAN Qing-dong, LIU Jing, WANG Xiao-guang, PENG Liang-ming. Alloying Effect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irectionally Solidified Ti-Al-Nb Alloy[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 0(3): 82-86.

    采用定向凝固方法制备了Cr/Mo微合金化高Nb Ti-Al合金,并考察了其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种合金都呈现出层片状微观组织。尽管温度梯度受限,抽拉速度较高,但与Ti-16Al-12Nb相比,Ti-16Al-12Nb-3Cr-1Mo合金中的片层倾向于与抽拉方向呈更小角度生长,在室温和650℃时的拉伸强度和塑性均呈显著增加。
  • 测试与表征
    张万里, 宋江选, 陈广新, 李齐方
    2011, 0(3): 87-90.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张万里, 宋江选, 陈广新, 李齐方. 四羟基多面体倍半硅氧烷/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材料工程, 2011, 0(3): 87-90.
    ZHANG Wan-li, SONG Jiang-xuan, CHEN Guang-xin, LI Qi-fang. The Preparation and the Properties of Hydroxyl Silsesquioxane/Epoxy Resin Composites[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 0(3): 87-90.

    采用环己基三氯硅烷为反应物,乙腈为溶剂,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合成出纯净的环己基六聚笼型倍半硅氧烷,通过FT-IR,29Si-NMR对其结构等进行了表征;通过将合成的环己基笼型硅氧烷进行水解,生成了一种新的带有稳定羟基的硅氧烷,并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用带有稳定羟基的硅氧烷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并对所形成的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介电性、表面疏水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加入的四羟基多面体倍半硅氧烷的量的增加,复合体系的热稳定性、介电性能、表面疏水性得到明显改善。
  • 综述
  • 综述
    陈维平, 韩孟岩, 杨少锋
    2011, 0(3): 91-96.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陈维平, 韩孟岩, 杨少锋. Al2O3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材料工程, 2011, 0(3): 91-96.
    CHEN Wei-ping, HAN Meng-yan, YANG Shao-feng. Research Progress of Al2O3 Ceramic Composites[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 0(3): 91-96.

    介绍了Al2O3陶瓷增韧技术和Al2O3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复合增韧是未来Al2O3陶瓷增韧技术的发展方向;金属表面自生Al2O3防护层技术是提高金属耐蚀性,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三维网络Al2O3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具有更优良的力学性能;仿生设计和计算机模拟技术是开发新型网络Al2O3陶瓷骨架的重要手段。
我要投稿

创刊于1956年,月刊

ISSN:1001-4381

   CN:11-1800/TB

 主管:中国航空发动机

          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中国航发北京航

          空材料研究院

热点专刊

虚拟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