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研究与应用
刘顺华, 李鹏, 段玉平, 钟武波, 董星龙
2005, 0(2): 3-5,9.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刘顺华, 李鹏, 段玉平, 钟武波, 董星龙. 聚合物基拉敏导电材料的制备及其屏蔽效能的理论预测[J]. 材料工程, 2005, 0(2): 3-5,9.
LIU Shun-hua, LI Peng, DUAN Yu-ping, ZHONG Wu-bo, DONG Xing-long.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on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and Preparation of Polymer-based Pulling Sensitive Conductive Materials[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05, 0(2): 3-5,9.
研究了不同导电填料填充液体硅橡胶的电阻率及屏蔽值随填料配比、拉力的变化特性。发现在低阻值情况下可用Schelkunoff理论较好地描述其屏蔽效果,且屏蔽值随着阻值的改变产生了类似于渗滤现象的突变;在102 Ω·cm以下随着电阻率的降低,屏蔽效果迅速增加。同时根据隧道导电理论推导了其阻值随拉力的变化关系,可近似用二次多项式表示,将实验结果按此式拟合,符合得很好。
Select
研究与应用
王宇飞, 杨振国, 郭宝山
2005, 0(2): 6-9.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王宇飞, 杨振国, 郭宝山. SHS-离心法制备陶瓷复合管道热应力的有限元分析[J]. 材料工程, 2005, 0(2): 6-9.
WANG Yu-fei, YANG Zhen-guo, GUO Bao-sha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Thermal Stress of the Ceramic Composite Piping Prepared by Centrifugal-SHS[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05, 0(2): 6-9.
模拟分析了SHS-离心法制备陶瓷复合管道在冷却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和变化,从而为工艺参数的选择和管道界面结构分析提供了基础。利用ANSYS软件的瞬态热分析功能和热-结构耦合功能,数值上模拟复合管道的残余热应力,分析SHS层厚度对陶瓷复合管道性能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合理调整SHS层的厚度,可使界面残余热应力变小,从而提高陶瓷复合管道的安全可靠性。
Select
研究与应用
杨隽, 汪建华
2005, 0(2): 10-12,16.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杨隽, 汪建华. 低温等离子体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表面改性[J]. 材料工程, 2005, 0(2): 10-12,16.
YANG Jun, WANG Jian-hua.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NiTi Shape Memory Alloys by Cold-plasma Technique[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05, 0(2): 10-12,16.
在微波电子回旋共振低温等离子体条件下,用二乙二醇二甲醚为试剂对镍钛合金进行表面改性。在表面得到一层均匀、致密的固体薄膜。经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分析和表征,发现沉积的涂层为类PEG结构,表面主要聚集大量—CH2 —CH2 —O键;血浆蛋白吸附实验显示,与改性前相比,等离子体沉积在镍钛合金表面的类PEG涂层能够有效抵抗蛋白质吸附。
Select
研究与应用
刘谦, 徐滨士, 许一, 李新, 史佩京, 于鹤龙
2005, 0(2): 13-16.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刘谦, 徐滨士, 许一, 李新, 史佩京, 于鹤龙. 纳米Cu添加剂润滑摩擦表面分析[J]. 材料工程, 2005, 0(2): 13-16.
LIU Qian, XU Bin-shi, XU Yi, LI Xin, SHI Pei-jing, YU He-long. Analysis of Friction Surface Lubricated with Nano-Cu Additive[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05, 0(2): 13-16.
利用T-11摩擦磨损实验机进行了用纳米铜添加剂润滑的摩擦磨损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摩擦表面进行了形貌分析,利用能谱仪进行了磨痕表面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磨痕表面形成了富含Cu元素的表面膜,静止上试样的磨痕表面比运动的下试样表面形成的薄膜厚,在摩擦表面有原始微损伤(磨削沟槽)的部位边缘有明显的Cu元素沉积,而在沟槽的底部没有Cu元素。分析认为摩擦使得表面金属活化,不断产生新鲜金属表面,有利于润滑剂中的纳米Cu与金属结合形成表面膜。
Select
研究与应用
邸英浩, 阎殿然, 张建新, 何继宁
2005, 0(2): 17-21,25.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邸英浩, 阎殿然, 张建新, 何继宁. 等离子喷涂纳米Al2 O3 /TiO2 复合陶瓷涂层的显微组织与性能[J]. 材料工程, 2005, 0(2): 17-21,25.
DI Ying-hao, YAN Dian-ran, ZHANG Jian-xin, HE Ji-ning.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lasma-sprayed Nanostructured Al2 O3 /TiO2 Coatings[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05, 0(2): 17-21,25.
采用液相喷雾造粒方法将纳米级Al2 O3 /TiO2 团聚成微米级颗粒,制备了适用于等离子喷涂的陶瓷复合粉体,并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成功的制备出了含有纳米结构的陶瓷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显微硬度计等设备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做了初步的检测。结果表明,涂层中含有适当比例的未熔或半熔的纳米颗粒,涂层的硬度、韧性和耐磨性等性能与普通涂层相比都有了较大提高。
Select
研究与应用
蒋恒, 毛卫民, 杨平, 冯惠平
2005, 0(2): 22-25.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蒋恒, 毛卫民, 杨平, 冯惠平. 低压阳极铝箔表面状态对铝箔点蚀行为的影响[J]. 材料工程, 2005, 0(2): 22-25.
JIANG Heng, MAO Wei-min, YANG Ping, FENG Hui-ping. Influence of Surface State on the Pitting Corrosion Behaviors of Low Voltage Aluminum Anode Foil[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05, 0(2): 22-25.
采用二次离子质谱仪分析了微量元素在低压电解电容器用阳极冷轧铝箔表层的浓度分布。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冷轧箔300℃和500℃真空退火1h后的腐蚀形貌,并检测了相应的比电容值。结果表明,微量元素会不同程度地偏聚在铝箔表层,并进一步富集于表层的位错、机械划痕等缺陷附近。300℃退火1h可以促使铝箔中的微量元素向表面位错附近的富集,但不足以实现向机械划痕区域的富集。500℃退火1h不仅可以实现微量元素向机械划痕区域的富集,而且还会降低缺陷区域平衡偏聚的浓度,使铝箔表面微量元素的分布趋于均匀化。在铝箔的腐蚀过程中点蚀优先在表面缺陷与微量元素相结合的部位出现。表面均匀分布的微量元素会减小点蚀孔坑的大小,并提高点蚀孔坑的密度和腐蚀箔的比电容。
Select
研究与应用
黄龙男, 张东兴, 吴思刚, 赵景海
2005, 0(2): 26-29,33.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黄龙男, 张东兴, 吴思刚, 赵景海. 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拉敏特性及梁构件的机敏监测[J]. 材料工程, 2005, 0(2): 26-29,33.
HUANG Long-nan, ZHANG Dong-xing, WU Si-gang, ZHAO Jing-hai. Study on Pulling Sensitivity Character of CFRC and Smart Monitoring of Beam Specimens[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05, 0(2): 26-29,33.
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电阻率变化率与所处应力场具有稳定的对应关系,在混凝土结构中构造一定厚度的碳纤维增强混凝土机敏层,并通过实时监测电阻率变化率,可对结构的实时荷载和变形程度进行预报。本工作研究了碳纤维增强混凝土本征拉敏特性规律,并将其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构件中,实现了对构件实时荷载和变形的在线监测。
Select
研究与应用
刘继华, 李荻, 刘培英, 郭宝兰
2005, 0(2): 30-33.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刘继华, 李荻, 刘培英, 郭宝兰. 7075铝合金的力学与电化学交互作用[J]. 材料工程, 2005, 0(2): 30-33.
LIU Ji-hua, LI Di, LIU Pei-ying, GUO Bao-lan. Interaction Between Mechanics and Electrochemistry of 7075 Aluminum Alloy[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05, 0(2): 30-33.
用慢应变速率拉伸(SSRT)技术研究了7075铝合金在应力腐蚀过程中的力学与电化学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外加极化会提高7075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敏感性,这种通过极化而改变铝合金表面电化学反应从而影响断裂应力的现象是一种电化学-力学效应。然而,对于不同热处理状态的7075铝合金,外加极化对敏感性的影响程度不同。增加拉伸应力,7075-RRA铝合金的阳极极化曲线略向正移,滞后环面积扩大,但并不显著。这种拉伸应力对极化曲线的影响是一种力学-电化学效应,有利于应力腐蚀裂纹的扩展。铝合金在应力腐蚀过程中的电化学作用和力学作用是交互的,彼此促进的。
Select
研究与应用
郭世海, 张羊换, 赵增祺, 李健靓, 王新林
2005, 0(2): 34-36,40.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郭世海, 张羊换, 赵增祺, 李健靓, 王新林. 预加压应力对Ni-Mn-Ga-RE(RE=Tb, Sm)合金磁感生应变的影响[J]. 材料工程, 2005, 0(2): 34-36,40.
GUO Shi-hai, ZHANG Yang-huan, ZHAO Zeng-qi, LI Jian-liang, WANG Xin-lin. Effect of Pre-compressive Stress on Magnetic-field-induced Strain in Ni-Mn-Ga-RE(RE=Tb, Sm) Alloys[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05, 0(2): 34-36,40.
研究了稀土元素Tb和Sm对Ni-Mn-Ga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及磁致应变的影响,并着重研究了预加压应力对合金磁致应变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微量的稀土元素Tb和Sm的掺入,降低了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和居里温度。在施加一定的预加压应力后,其磁致应变值有大幅提高,并且大预加压应力在较低磁场下不能使合金产生最大磁致应变,但能够使合金在高磁场作用下获得大磁致应变,所以施加适当的预加压应力是提高合金磁致应变的有效方法。
Select
研究与应用
宿辉, 曹茂盛, 王正平, 邹桂真
2005, 0(2): 37-40.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宿辉, 曹茂盛, 王正平, 邹桂真. SiC颗粒的表面修饰及结构表征[J]. 材料工程, 2005, 0(2): 37-40.
SU Hui, CAO Mao-sheng, WANG Zheng-ping, ZOU Gui-zhen. Surface Deco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s on Silicon Carbide Particles Based on Electroless Plating[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05, 0(2): 37-40.
利用简单的化学镀方法,实现了SiC颗粒的表面化学修饰。通过对酸性、碱性修饰液的比较研究,证实在相同条件下,碱性镀液的修饰效果较好;采用SEM,TEM,EDS和XRD,对修饰前、后的SiC颗粒的物相、晶形、成分等进行了研究,初步表征了Ni/SiC颗粒复合粒子的微结构;并考察了热处理对修饰后SiC颗粒的影响。
Select
研究与应用
于庆民, 邵小军, 岳珠峰
2005, 0(2): 41-43,47.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于庆民, 邵小军, 岳珠峰. 镍基单晶合金DD3切口圆棒试样的蠕变响应有限元分析[J]. 材料工程, 2005, 0(2): 41-43,47.
YU Qing-min, SHAO Xiao-jun, YUE Zhu-feng. Study on Creep Response of Nickel-base Single Crystal Circular Notched Specimens[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05, 0(2): 41-43,47.
针对切口圆棒试样,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国产镍基单晶合金DD3[001]取向的蠕变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切口半径对应力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切口半径越大,蠕变应力越大;切口深度对蠕变性能的影响不大;切口半径对持久寿命的影响作用非常大,切口半径越小,持久寿命越大。在所研究范围内,切口对试样持久寿命的强化作用,得到他人试验的验证。
Select
研究与应用
肖程波, 宋尽霞, 韩雅芳, 李青, 王定刚, 余乾, 曲士昱
2005, 0(2): 44-47.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肖程波, 宋尽霞, 韩雅芳, 李青, 王定刚, 余乾, 曲士昱. 1050~1100℃大气下等温锻造用模具材料DM02合金研究[J]. 材料工程, 2005, 0(2): 44-47.
XIAO Cheng-bo, SONG Jin-xia, HAN Ya-fang, LI Qing, WANG Ding-gang, YU Qian, QU Shi-yu. Study on DM02 Alloy Used as Die Material for Iso-thermal Forging at 1050~1100℃ in Air[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05, 0(2): 44-47.
扫描电镜和能谱技术研究结果表明,DM02合金的组成相为γ 相、γ ′相、MC碳化物和M6 C碳化物,合金中的Hf能减少大块尺寸的M6 C碳化物,从而提高合金的强度和塑性。按照模具材料的使用要求,研究了DM02合金的高温拉伸、压缩、持久、冷热疲劳及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DM02的1050℃拉伸屈服强度为485MPa,1050℃压缩屈服强度达700MPa,1100℃持久性能比K21合金高约40%,1050℃冷热疲劳性能明显优于K21合金,1050℃/100h静态抗氧化性能达到完全抗氧化级,是适合于1050~1100℃大气下使用的模具材料,其使用温度比国内目前使用温度最高的模具材料K21合金高约50℃。
Select
研究与应用
丁志立, 陈嵩, 韩杰才
2005, 0(2): 48-50.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丁志立, 陈嵩, 韩杰才. 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制备纳米钇铝石榴石粉体[J]. 材料工程, 2005, 0(2): 48-50.
DING Zhi-li, CHEN Song, HAN Jie-cai. Nanoscaled YAG Powders via Coprecipitation Using Ammonium Hydrogen Carbonate as the Precipitant[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05, 0(2): 48-50.
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硝酸盐为原料,采用沉淀法,通过仔细控制沉淀过程的工艺参数,得到了煅烧后可直接生成纯相YAG的前驱体沉淀物,前驱体经过900℃煅烧即可获得纳米YAG粉体。BET,TEM和XRD的测试结果表明纳米YAG粉体的晶粒尺寸为67~175nm,晶粒形态为球形,分散性良好。粉体达到完全致密化的最低烧结温度为1450℃。所获得的粉体经过1700℃真空烧结3h,烧结体具有一定的透明度。研究表明,这种纳米YAG粉体所具有的良好烧结活性与粉体的纳米晶粒尺寸,球形晶粒形态及极佳的分散性有关。
Select
研究与应用
于海军, 李沛勇, 戴圣龙
2005, 0(2): 51-53.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于海军, 李沛勇, 戴圣龙. 铸造镁合金耐盐雾腐蚀性能研究[J]. 材料工程, 2005, 0(2): 51-53.
YU Hai-jun, LI Pei-yong, DAI Sheng-long. Salt Spray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Cast Magnesium Alloys[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05, 0(2): 51-53.
对不同纯度镁锭生产的ZM5和ZM6铸造镁合金的耐盐雾腐蚀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纯镁锭能明显降低ZM5,ZM6铸造镁合金的腐蚀速率,提高合金的耐盐雾腐蚀性能。但高纯镁锭对于ZM6合金耐盐雾腐蚀性能的影响低于ZM5合金。
Select
研究与应用
周振平, 李荣德, 马建超, 于惠舒
2005, 0(2): 54-58.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周振平, 李荣德, 马建超, 于惠舒. Co对Al-5%Fe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J]. 材料工程, 2005, 0(2): 54-58.
ZHOU Zhen-ping, LI Rong-de, MA Jian-chao, YU Hui-shu. Effect of Co on As-cast Microstructure of Al-5%Fe Alloy[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05, 0(2): 54-58.
研究了Co对Al-5%Fe(质量分数,下同)合金中Al3 Fe相形貌的改善作用。合金中加入Co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Al3 Fe相的形貌:未加Co的Al-5%Fe合金中的Al3 Fe相大多为粗大的针状和片状;Co的加入量为0.2%时,Al3 Fe相的形貌为小花朵状和细小条状;Co的加入量在0.2%~1.0%时,细化效果较好,但尤以0.2%为最好,Co的加入量超过1.0%后,Al3 Fe相开始略微粗化。在对Co元素的面扫描时发现其大多固溶在Al3 Fe相内。X衍射分析发现,Co的量为0.2%和1.0%时合金中只存在Al和Al3 Fe相,并未发现其它相。
Select
综述
李金刚, 曹茂盛, 张永, 林海波
2005, 0(2): 59-62.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李金刚, 曹茂盛, 张永, 林海波. 国外透波材料高温电性能研究进展[J]. 材料工程, 2005, 0(2): 59-62.
LI Jin-gang, CAO Mao-sheng, ZHANG Yong, LIN Hai-bo. Research Progress in High Temperature Electric Properties of Foreign Wave-transmitting Materials[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05, 0(2): 59-62.
综述了数十年来国外透波材料的发展,并结合实际例子对影响透波材料高温电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材料高温电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结构/微结构、成分/微成分、物态物相变化等材料的本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热透波材料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