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目录
  • 目录
    2013, 0(1): 0-0.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 《材料工程》2013年第01期目次[J]. 材料工程, 2013, 0(1): 0-0.
    . [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3, 0(1): 0-0.

  • 工艺
  • 工艺
    任小孟, 王源升, 何特
    摘要 PDF全文 ( ) HTML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任小孟, 王源升, 何特. Hummers法合成石墨烯的关键工艺及反应机理[J]. 材料工程, 2013, 0(1): 1-5,44.
    REN Xiao-meng, WANG Yuan-sheng, HE Te. Key Processes and Mechanism for Preparing Graphene by Hummers Method[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3, 0(1): 1-5,44.

    采用经典的Hummers法合成石墨烯,对合成温度、反应时间、氧化剂的添加量、还原剂的加入量等实验条件进行改变,研究了影响合成的关键工艺。结果表明:控制高温反应的温度在90~100℃范围内是提高产率最为关键的因素。控制低温反应的温度接近0℃,中温反应的温度为30~45℃,保证反应时间分别大于30min和60min,并添加过量的氧化剂,可以使产率得到一定的提高。
  • 工艺
    吴松林, 刘明辉, 易俊兰, 陈洁, 杨勇进, 王志申
    摘要 PDF全文 ( ) HTML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吴松林, 刘明辉, 易俊兰, 陈洁, 杨勇进, 王志申. 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对Ti-6A1-4V钛合金漆层结合力和电偶腐蚀性能影响[J]. 材料工程, 2013, 0(1): 6-11.
    WU Song-lin, LIU Ming-hui, YI Jun-lan, CHEN Jie, YANG Yong-jin, WANG Zhi-shen. Effect of Different Surface Treatments on Painting Adhesion and Galvanic Corrosion Behavior of Titanium Alloy Ti-6A1-4V[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3, 0(1): 6-11.

    对比研究了经不同表面处理工艺(脉冲阳极氧化、直流阳极氧化、酸洗钝化)处理后的钛合金表面的漆层结合力及其与经铬酸阳极氧化处理的2024铝合金组成的电偶对的电偶腐蚀性能。结果表明:脉冲阳极氧化处理的钛合金表面呈明显的多孔结构,有效地提升了基体与漆层的结合力,同时钛合金表面的阳极氧化膜层还可有效降低与其对接的铝合金材料的电偶腐蚀倾向。在综合性能方面这种新型的脉冲阳极氧化工艺优于传统直流阳极氧化和酸洗钝化工艺。
  • 工艺
    李亮, 肖长发, 黄庆林, 胡晓宇
    摘要 PDF全文 ( ) HTML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李亮, 肖长发, 黄庆林, 胡晓宇. PTFE/PAN共混中空纤维膜的制备与性能[J]. 材料工程, 2013, 0(1): 12-15,20.
    LI Liang, XIAO Chang-fa, HUANG Qing-lin, HU Xiao-yu.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PTFE/PAN Blend Hollow Fiber Membrane[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3, 0(1): 12-15,20.

    以聚丙烯腈(PAN)为成膜载体,由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乳液通过干-湿法纺丝制得PTFE/PAN共混中空纤维膜。利用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烧结前后中空纤维膜的化学变化,热失重(TGA)分析了中空纤维膜的热稳定性,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了不同烧结温度的中空纤维膜形貌。结果表明:在预氧化烧结过程中PAN发生了环化反应,生成耐热的梯形结构,提高了中空纤维膜的耐热性;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生成的点纤结构尺寸明显增加,中空纤维膜的力学强度显著提高。
  • 工艺
    陶乐晓, 臧金鑫, 张坤, 陈慧琴
    摘要 PDF全文 ( ) HTML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陶乐晓, 臧金鑫, 张坤, 陈慧琴. 新型高强Al-Zn-Mg-Cu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和热加工图[J]. 材料工程, 2013, 0(1): 16-20.
    TAO Le-xiao, ZANG Jin-xin, ZHANG Kun, CHEN Hui-qin. Hot Deformation Behavior and Processing Map for New Al-Zn-Mg-Cu Alloy[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3, 0(1): 16-20.

    采用热力模拟实验方法进行热压缩变形实验,研究了一种新型Al-Zn-Mg-Cu高强铝合金铸态组织在变形温度为300~450℃,应变速率为10-3~10s-1,压缩变形量为5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建立了该合金的热加工图。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该合金流变应力的影响显著;实验参数条件下,该合金流变应力曲线呈现稳态动态回复型曲线特征。热加工图和组织分析表明:当应变较小时(ε=0.1),合金具备铸态组织特征,合适的热加工参数:350~450℃,应变速率10-3~10-2s-1;当应变较大时(ε=0.5),合金具备锻态组织特征,较佳的热加工参数:300~450℃,应变速率10-3~10-1s-1
  • 工艺
    薛晋波, 李雪方, 梁伟, 王红霞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薛晋波, 李雪方, 梁伟, 王红霞. CdSe/TiO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光电性能研究[J]. 材料工程, 2013, 0(1): 21-24.
    XUE Jin-bo, LI Xue-fang, LIANG Wei, WANG Hong-xia.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heterojunction CdSe/TiO2 Film[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3, 0(1): 21-24.

    以SeO2, CdCl2·5/2H2O,H2SO4为原料,采用三电极体系,分别在ITO玻璃和TiO2纳米管阵列基底上沉积CdSe薄膜。研究了不同沉积电压(-0.6,-0.7,-0.8,-0.9V,均相对于SCE)下制备的复合薄膜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并测试了其光电性能。结果表明:制备出的纳米粒子呈不均匀团聚状态;随沉积电压的增大,光吸收增强,光响应电流增大,在沉积电压为-0.8V时复合薄膜的光响应电流达到最大值,但此沉积电压下的薄膜容易剥落。综合考虑薄膜质量和光响应电流,沉积电压为-0.7V 时制备的复合薄膜最佳。
  • 工艺
    张小敏, 张振忠, 林峰, 文永鹏, 雷晓旭
    摘要 PDF全文 ( ) HTML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张小敏, 张振忠, 林峰, 文永鹏, 雷晓旭. 纳米铜粉制备及其在乙醇中的分散工艺研究[J]. 材料工程, 2013, 0(1): 25-29.
    ZHANG Xiao-min, ZHANG Zhen-zhong, LIN Feng, WEN Yong-peng, LEI Xiao-xu. Preparation of Copper Nano-particles and Dispersion Technics in Alcohol[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3, 0(1): 25-29.

    通过直流电弧等离子法制备纳米铜粉,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分析(XRF)、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相应的选区电子衍射(SAED)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晶体结构、成分、形貌和粒径分布进行表征,测试纳米Cu粉在无水乙醇介质中pH-Zeta电位图,系统研究了超声时间、不同表面活性剂及其加入量对纳米铜粉在无水乙醇介质中分散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其分散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直流电弧等离子法制备的纳米铜粉纯度高达99.91%(质量分数,下同),粒径分布窄,分散性好,颗粒呈链球型,多晶立方结构。在无水乙醇介质中,推荐较好的纳米Cu粉分散稳定性工艺:采用油酸(OA)/十二羟基硬脂酸(HSA)复合表面活性剂修饰,其加入量为OA-0.5%,HSA-0.5%,超声70min,pH值为9。
  • 工艺
    黄丽, 张祺鑫, 王成忠
    摘要 PDF全文 ( ) HTML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黄丽, 张祺鑫, 王成忠. 连续炭纤维增强ABS界面性能研究[J]. 材料工程, 2013, 0(1): 30-34.
    HUANG Li, ZHANG Qi-xin, WANG Cheng-zhong. Interface of Continuous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ABS[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3, 0(1): 30-34.

    选用国产的连续炭纤维长丝与ABS树脂分别采用常规共混法、薄膜层叠法、溶液浸渍法三种工艺制备了连续炭纤维增强ABS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通过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动态黏弹性及微观形貌的研究,分析了ABS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对界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制备工艺中复合材料随炭纤维含量的增加其各项力学性能都不断提高,当炭纤维含量为60%(质量分数)时力学性能达到最高,但不同制备工艺导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差异较大,影响其力学性能的增幅。溶液浸渍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树脂对炭纤维的浸润性良好,其最大拉伸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达到1100MPa和71MPa,较常规共混法复合材料性能提高约80%;其损耗角正切仅为常规共混法复合材料的40%;界面性能提高使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提高。
  • 工艺
    王鑫, 余心宏
    摘要 PDF全文 ( ) HTML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王鑫, 余心宏. Y型三通管内高压成形机理及补料比的影响研究[J]. 材料工程, 2013, 0(1): 35-39,72.
    WANG Xin, YU Xin-hong. Hydroforming Mechanism of Y-shaped Tube and Influence of Axial Feed Ratio on Forming[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3, 0(1): 35-39,72.

    由于Y型三通管结构不对称,内高压成形过程中左右冲头的轴向补料比对成形有较大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基于Dynaform软件平台,建立了Y型三通管弹塑性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镁合金Y型三通管热态内高压成形过程、塑性变形规律、失稳行为、各种成形缺陷以及补料比对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形后零件左侧圆角过渡区壁厚最大,支管顶部壁厚最薄;随着补料比的增加,支管高度也随之增加,并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支管的壁厚减薄,但过度加大补料比会使支管顶部减薄严重。
  • 测试与表征
  • 测试与表征
    雒设计, 赵康, 王荣
    摘要 PDF全文 ( ) HTML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雒设计, 赵康, 王荣. S135钻杆钢的拉扭复合加载疲劳行为[J]. 材料工程, 2013, 0(1): 40-44.
    LUO She-ji, ZHAO Kang, WANG Rong. Biaxial Fatigue Behavior Under Combined Axial and Torsional Loading for S135 Drill Pipe Steel[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3, 0(1): 40-44.

    采用疲劳实验和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S135钻杆钢在拉扭复合加载条件下的疲劳行为,并对疲劳断口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当τa/σeq=0.7时,由拉扭应力幅对应的当量应力表示的疲劳寿命公式可很好地描述S135钻杆钢的拉扭疲劳寿命规律;疲劳断口由疲劳源区、疲劳裂纹稳定扩展区和快速瞬断区组成,疲劳裂纹从试样表面萌生,并向试样内部扩展,且常为多疲劳源,不同疲劳源断口的连接和复合加载形成所谓的"屋脊"状特征;拉扭疲劳断裂试样裂纹源区的微观断口特征为明显的河流花样,裂纹扩展区的微观断口特征为疲劳条带与涟波状花样。
  • 测试与表征
    刘志明, 吴鹏, 谢成, 王海英, 孟围
    摘要 PDF全文 ( ) HTML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刘志明, 吴鹏, 谢成, 王海英, 孟围. 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素/聚乙烯醇的层层自组装及表征[J]. 材料工程, 2013, 0(1): 45-51.
    LIU Zhi-ming, WU Peng, XIE Cheng, WANG Hai-ying, MENG Wei. Characterization and Layer-by-layer Self-assembly of PVA/NCC/PVA[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3, 0(1): 45-51.

    采用基于氢键驱动力的层层 (LBL)自组装技术制备聚乙烯醇(PVA)/纳米纤维素(NCC)/聚乙烯醇复合膜。通过衰减全反射红外(ATR-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验证了该复合膜中NCC和PVA的单相分布情况,NCC晶格定向排列状态,以及NCC作为夹层的结构,并提出了机理假设论证了该结构复合膜的形成过程;通过拉伸强度、透光率和热稳定性测量,表明LBL自组装制备的PVA/NCC/PVA复合膜具有高的拉伸强度、高的透光率和较高的热稳定性,其中拉伸强度较PVA膜提高了46.1%,透光率提高了5.44%,热分解温度提高了13.2℃,表明该法制备的PVA/NCC/PVA复合膜是一种良好的功能性薄膜。
  • 测试与表征
    张志华, 潘复生, 陈先华, 刘娟
    摘要 PDF全文 ( ) HTML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张志华, 潘复生, 陈先华, 刘娟. 镁及其合金的电磁屏蔽性能研究[J]. 材料工程, 2013, 0(1): 52-57.
    ZHANG Zhi-hua, PAN Fu-sheng, CHEN Xian-hua, LIU Jua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Properties of Magnesium and Magnesium Alloys[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3, 0(1): 52-57.

    采用同轴线法研究了纯镁及常见镁合金的电磁屏蔽性能,比较了纯镁、不同系列镁合金与其他金属电磁屏蔽性能的差别。结果表明:纯镁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合金化后,根据合金元素的不同,屏蔽性能有所改变,其中AZ系镁合金具有最高的屏蔽效能。同时讨论了不同材料电磁屏蔽性能差异的原因以及厚度、电导率对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
  • 测试与表征
    宋秀霞, 张杰, 杨东方, 段继周
    摘要 PDF全文 ( ) HTML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宋秀霞, 张杰, 杨东方, 段继周. 海水微生物对Zn-Al-Cd牺牲阳极腐蚀性能的影响[J]. 材料工程, 2013, 0(1): 58-63.
    SONG Xiu-xia, ZHANG Jie, YANG Dong-fang, DUAN Ji-zhou. Effects of Microorganism on Corrosion of Zn-Al-Cd Sacrificial Anode in Natural Seawater[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3, 0(1): 58-63.

    通过电化学阻抗(EIS)、扫描电镜(SEM)和荧光显微镜技术等方法对Zn-Al-Cd牺牲阳极在灭菌和天然海水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前期,试样在天然海水中的腐蚀电位高于灭菌海水中的腐蚀电位,在实验后期,结果相反。EIS测试结果表明,灭菌海水中试样的Rct值要比天然海水中试样小很多,原因是在天然海水中,试样表面附着的细菌通过代谢活动形成一层生物膜,在一定程度减缓了试样的腐蚀速率。SEM结果表明,灭菌海水中的试样表面发生了局部腐蚀,而在天然海水中试样的腐蚀较均匀。荧光显微镜结果表明:细菌先是在试样上以单体形式附着,然后形成局部的团聚,进而形成生物膜,随着营养物质的耗尽,生物膜最后从试样表面脱落。
  • 测试与表征
    魏化震, 张清辉, 李锦文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魏化震, 张清辉, 李锦文. 玄武岩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高温热分析研究[J]. 材料工程, 2013, 0(1): 64-67,84.
    WEI Hua-zhen, ZHANG Qing-hui, LI Jin-wen. High Temperature Thermal Analysis of 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henolic Composite[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3, 0(1): 64-67,84.

    通过对B7/S157玄武岩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和G/S157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体系进行高温热分析研究、热力学计算及高温反应产物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中的氧化铁及氧化亚铁成分可在化学反应中充当催化剂,改变材料体系中碳硅反应历程,使得碳硅反应可在相对较低温度下进行,促进材料的吸热效应,有别于玻璃纤维增强防热复合材料。
  • 测试与表征
    王东, 赵军, 李安海, 王泽明
    摘要 PDF全文 ( ) HTML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王东, 赵军, 李安海, 王泽明. WC-Co硬质合金微观结构的参数化模型[J]. 材料工程, 2013, 0(1): 68-72.
    WANG Dong, ZHAO Jun, LI An-hai, WANG Ze-ming. Parametric Modeling of Microstructure of WC-Co Cemented Carbides[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3, 0(1): 68-72.

    为实现WC-Co硬质合金的性能预报和微观结构的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法"构建材料二维微观结构模型的方法,该模型包含WC-Co硬质合金微观结构中WC晶粒的平均粒径、形心位置、取向角、长径和短径尺寸以及Co相体积分数等基本参数。采用C++,Matlab和Python语言汇合编程,得到可以直接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模型。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反映了真实的微观结构特征,实现了微观结构的参数化建模。模型的设计参数与实际参数比较吻合,证明了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和模型的可靠性。
  • 表面工程
  • 表面工程
    梁成浩, 陈婉, 黄乃宝
    摘要 PDF全文 ( ) HTML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梁成浩, 陈婉, 黄乃宝. 不锈钢载波氧化膜/聚噻吩复合膜的制备及耐蚀性能研究[J]. 材料工程, 2013, 0(1): 73-78.
    LIANG Cheng-hao, CHEN Wan, HUANG Nai-bao. Preparation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Polythiophene Film/Square Wave Oxide Layer of Stainless Steel[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3, 0(1): 73-78.

    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与原子力显微镜表征了304不锈钢载波氧化膜/聚噻吩复合膜,通过电化学测试技术考察了复合膜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载波钝化后在304不锈钢氧化膜上电沉积聚噻吩(PTH)膜,制备了304SS/氧化膜/PTH的复合膜,膜层致密。复合膜中的PTH层的分子结构按α-α'规则连接,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可逆性。复合膜的电导率在5~10S/cm的范围内。304SS/PTH和304SS/AV800/PTH,304SS/AV1020/PTH复合膜的界面结合强度分别为0.81,4.98MPa和5.10MPa。在1M H2SO4溶液中耐蚀性能测试结果,两种复合膜的腐蚀电位正移0.80V, 使304不锈钢基体保持在钝化状态,抑制了304不锈钢基体的阳极活性溶解,提高了耐蚀性能。比较而言,由于304SS/AV1020表面多孔性与PTH膜形成多孔氧化物的嵌合层,使得304SS/AV1020/PTH复合膜的电化学、电学及界面结合强度均优于304SS/AV800/PTH复合膜。
  • 表面工程
    饶思贤, 吕运容, 艾志斌, 潘紫微, 岑豫皖, 陈学东
    摘要 PDF全文 ( ) HTML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饶思贤, 吕运容, 艾志斌, 潘紫微, 岑豫皖, 陈学东. 20G低碳钢的高温环烷酸腐蚀行为[J]. 材料工程, 2013, 0(1): 79-84.
    RAO Si-xian, LYU Yun-rong, AI Zhi-bin, PAN Zi-wei, CEN Yu-wan, CHEN Xue-dong. Naphthenic Acid Corrosion Behavior of 20G Steel at High Temperature[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3, 0(1): 79-84.

    使用高温高流速环烷酸腐蚀模拟装置对20G低碳钢在不同温度和冲刷角下的环烷酸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冲刷角对20G低碳钢的环烷酸腐蚀行为有显著影响;冲刷角对腐蚀速率的影响与温度及流速有关,腐蚀速率在280~320℃达到峰值,超过320℃腐蚀速率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20G钢的腐蚀形貌分析表明:在环烷酸腐蚀时20G钢中的珠光体优先发生溶解,在珠光体腐蚀后再由晶界向晶内腐蚀铁素体。
  • 表面工程
    张森, 李国禄, 王海斗, 徐滨士, 马国政
    摘要 PDF全文 ( ) HTML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张森, 李国禄, 王海斗, 徐滨士, 马国政. 电刷镀MoS2-C复合镀层摩擦学性能研究[J]. 材料工程, 2013, 0(1): 85-90,96.
    ZHANG Sen, LI Guo-lu, WANG Hai-dou, XU Bin-shi, MA Guo-zheng.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Electric Brush MoS2-C Combination Plating[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3, 0(1): 85-90,96.

    采用纳米复合电刷镀技术在GCr15基体上制备了添加纳米石墨颗粒的镍基MoS2-C复合刷镀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PS光电子能谱仪以及HV-1000显微硬度仪对镀层的微观结构与成分组成进行了分析,利用MSTS-1摩擦磨损试验机对镀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添加的纳米颗粒在镀层中弥散分布并与基质金属紧密结合,细化了镀层的晶粒尺寸,改善了镀层的沉积效果。制备的复合镀层摩擦学性能优异,实验表明: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大,镀层的摩擦因数逐渐降低而磨损率相应升高;随着滑动速率的增大,其摩擦因数降低而磨损率未出现明显变化。
  • 综述
  • 综述
    李恩重, 郭伟玲, 王海斗, 徐滨士
    摘要 PDF全文 ( ) 引用此文   可视化   收藏
    X

    李恩重, 郭伟玲, 王海斗, 徐滨士. 聚醚醚酮摩擦学性能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材料工程, 2013, 0(1): 91-96.
    LI En-zhong, GUO Wei-ling, WANG Hai-dou, XU Bin-shi. Progress of Tribological Mod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olyetheretherketone[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3, 0(1): 91-96.

    本文综述了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的特性及其应用,重点探讨了PEEK复合改性中的无机填料填充、纤维增强、聚合物共混及表面改性四个方面对PEEK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简述了PEEK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汽车工业及涂料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指出PEEK改性过程中纳米材料的团聚以及无机有机物的相容性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寻求更多的增强体和简便复合工艺以实现材料更优性价比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我要投稿

创刊于1956年,月刊

ISSN:1001-4381

   CN:11-1800/TB

 主管:中国航空发动机

          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中国航发北京航

          空材料研究院

热点专刊

虚拟专题